91福利国产在线在线播放_国产6699视频在线观看_正能量www_耽美双性生子肉文

 
 
關于千亞
首頁 > 律聯學院 > 跨境干貨
分類
【跨境小百科】FTO和微FTO是什么?
來源:泓鯉魚    時間:2023-03-24    

跨境商家銷售的產品有時候可能會遇到專利侵權風險,如果這時權利人起訴并被法院判定侵權,不僅會面臨高額賠償,還有可能面臨法院強制執行的禁令。

因此在研發時識別、預防和規避可能的專利侵權極為重要!

首先,我們要知道專利包括發明專利,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類型。

今天泓小魚就重點為您介紹一下為了降低產品專利侵權風險,而采取的兩種辦法——“FTO”和“微FTO”。


FTO(專利侵權檢索)

1、FTO是什么?

FTO(Freedom To Operate),又稱為自由運作分析或自由實施分析,指技術實施人在不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情況下自由實施。

FTO分析的本質即是對專利風險進行分析,因此我們也會將其稱為專利侵權檢索。

FTO檢索分析時,通常直接與企業的市場經濟活動相關聯,在風險判斷時要極其慎重。在所有的檢索中,FTO是少有的對查全率和查準率要求都極高的,不能漏掉關鍵的專利。


2、FTO的重要性

FTO(專利侵權檢索)在美國比較普遍,因為美國進行FTO檢索和分析可以避免被法院認定為故意侵權而加重賠償額度,由在相關管轄區內經許可的專利律師出具的一種法律意見書,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。


“中國專利法修訂草案(送審稿) 第六十八條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;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,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。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,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。對于故意侵犯專利權的行為,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、規模、損害后果等因素,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。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。”


根據新的專利法修改草案,也明確了故意侵權將加重侵權賠償額。

如果不幸被起訴侵權的話,可以用FTO報告證明自己非故意侵權,以避免懲罰性賠償。


3、FTO的局限性

FTO(專利侵權檢索)在規避那些存在潛在侵權風險專利的同時,也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
因為FTO通常與所投入的人力和時間有很大關系,檢索全面性也是相對的,只能是在規定的時間和人員投入下盡量降低漏檢率。


微FTO(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檢索)

1、微FTO是什么?

市場上所說的“微FTO”,又被稱為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檢索,就是為了排除產品外形侵權風險,讓商家不侵權,避免被舉報。


2、微FTO的重要性

很多人會說專利中沒用的就是外觀專利,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?

因為外觀專利相較于其他兩種專利類型,審核流程更簡單、授權周期更短等易讓人產生外觀專利價值低的錯覺。

其實,專利申請過程的難易并不決定專利的價值,決定專利價值的是產品和市場。

很多人在選購商品時,除了商品的性能、質量和價格外,也在為商品的“顏值”買單。

商品的外觀是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,當一件商品的外觀受到關注,商家都會開始生產類似的產品,這往往很容易就造成外觀專利侵權!


對于自主設計生產,并準備銷售的跨境商家來說,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檢索是很有必要的。

如果店鋪銷售的產品沒有申請外觀專利,并且造成了侵權,遭到其他商家投訴專利權侵權,產品可能被強制下架,甚至店鋪被關停。

為了減少產品外形侵權風險,建議賣家去做專門的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檢索,進行侵權風險排查,在上市前會得到專業人士的修改意見,避免在國外遭到外觀的專利侵權。


律聯法律已經取得歐盟、英國、美國、澳大利亞、臺灣、菲律賓、香港等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數據訪問權,可以針對您欲銷售的地域做專門的專利侵權風險排查。

還能夠對檢索的產品進行零件拆解,針對整體外形和零件外形進行同步檢索,在您的產品上市前給予修改意見。

以此避免您在該國遭到外觀的專利侵權訴訟,為您的出海之路保駕護航。

當然,如果經過專利侵權檢索后,發現您的產品侵權風險很低,也可以進一步申請該國的外觀設計專利。

在增加您核心競爭力的同時,也能為您以后在該國的維權打下基礎,防止您日后被其他商家惡意舉報侵權。


集團地址:

南京玄武區華東萬谷科創園6棟3層

成都市武侯區天府三街855號錦城南府A座2407室

美國1 E Erie St.Suite 525-4248 Chicago,1L 60611

香港灣仔島165-171號樂基中心15樓1512室

咨詢電話:400-870-7009/025-86163669

微信號:njlvlian

郵箱:njhonglingkeji@163.com


 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【跨境小百科】什么是TRO?
  • 小紅書

  • 抖音

Copyright  ©  2022-  南京律聯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 備案號:蘇ICP備19002402號-1  |  網站地圖